电视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视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坚持工业第一筑牢发展根基

发布时间:2021-01-13 11:24:34 阅读: 来源:电视厂家

坚持工业第一 筑牢发展根基

坚持工业第一筑牢发展根基——论工业强市之首要战略本报评论员工业经济在区域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基础和根本支撑。在市委六届三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姚晓东在报告中提出新时期淮安发展的“六大战略”,首要战略就是工业强市。当前,淮安既面临着跨越发展的现实要求,又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这些都离不开工业经济的有力支撑。我们必须将工业突破放在首要的战略位置,坚持“工业强市”第一方略不动摇,高擎“工业第一、项目为本”大旗不松劲。既要看到工业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又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筑牢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根基。历程——工业强市是转型发展的必然纵观淮安60多年发展的历程,工业是淮安发展的根基:改革开放之前,淮安是传统农业大市,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发展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导的大农业市阶段,向工业为主导的新兴制造业基地阶段的转型,总量的扩张和结构的优化,助推富民强市步伐不断加快。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淮安工业步入“八五”、“九五”、“十五”连续的跳跃式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全市产业结构实现从“一二三”到“二一三”的历史性转变。经过“十一五”、走进“十二五”,淮安步入大产业、大企业、大投入的工业轨道,富士康、实联化工、天淮大无缝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纷纷落户,如同一个个扣人心弦的音符,流畅地谱写淮安工业雄浑的交响曲,在淮安大地上奏响了崛起振兴最强音。从此,淮安这座悠久厚重的历史古城、名人辈出的文化名城、怡人宜居的生态水城,又多了一张闪亮的名片:朝气蓬勃的工业新城。“工业第一,项目为本”——大项目、好项目是工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撑起工业发展的脊梁;新型工业化是城市的命脉和支柱,撑起淮安崛起振兴的脊梁。腰杆直,根基实。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淮安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朝着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两大目标大步前行。现实——跨越赶超是知弱图强的选择如同笛卡尔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数据相交才能确定空间的位置,纵比只有结合横比,才能还原历史真实的进程。纵比,淮安工业的快速发展给人以自豪感和成就感。可若是横比,就会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现阶段,淮安无论是工业经济总量和贡献份额还是产业结构和层次,无论是大企业大集团培植还是中小企业发展,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甚至与同为苏北地区的兄弟城市相比形势也不容乐观。去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8.88亿元,仅占全省的3.6%,在苏北略高于连云港、宿迁。不仅整体块头小,而且军中无“大将”——主导产业中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仅为636.5亿元,且缺乏终端整机产品,而徐州已培育4个产值超千亿元主导产业,其中两个超2000亿元,盐城市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销规模也已超千亿元。比体量情况更严峻的是发展的速度、后劲和潜力,淮安工业发展面临着“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的竞争态势。今年4月24日,市委书记姚晓东率我市党政代表团赴宿迁考察,宿迁人的闯劲、干劲、盯劲令大家深感震撼,宿迁速度、宿迁模式、宿迁精神更是让大家“压力山大”。考察交流时,市政协副主席、洪泽县委书记王兴尧用惊讶、惊叹、惊呆表达了内心的感受——我们相信,这个“惊”,既是羡慕,更是警钟在耳;既是佩服,更是不甘落后;既是震撼,更是知弱图强。那么,淮安究竟弱在哪里,慢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最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产业优势不强,新兴产业重点不突出,县区工业特色化不强。作为工业大厦的支柱,我们的主导产业不够粗壮。产业链不长,产业规模不大,电子信息、特钢、盐化工和食品四大主导产业没有一个销售超700亿,产品也多处于产业链的底端。龙头企业缺乏,迄今为止尚无1家主板上市公司,而宿迁已有4家。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全市企业没有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研发中心。再看新兴产业。根据我市“十二五”规划,2012年确定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软件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门类虽多,但——规模总量小,去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起来实现销售收入766亿元;技术含量不高,缺乏新一代、智能、高科技产品;规模骨干企业零星,全国知名产品和品牌更是少之又少。县(区)工业发展是另一个严峻话题。2012年,全市没有一个县(区)GDP总量进入苏北前十,其中洪泽和金湖排名在苏北25个县(区)最后两位,总量最大的淮安区在苏北仅排第11位,且低于苏北平均。县(区)工业发展存在特色化不强、缺乏完备特色产业规划、项目产出率低等问题。县(区)域经济实力不强、后劲乏力,不仅导致现阶段全市发展较慢,更可能导致我们丧失跨越发展、甚至是追赶先进的机会。纵横相比,知晓位置,明晰症结,感受压力。我们必须做到姚晓东书记在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报告中所言:惟有以“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坚定信心,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不松劲,创新实践不争论,才能把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出路——特色产业是突破瓶颈的关键严峻形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去面对它;承认困难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没有信心去克服它。对形势和困难的准确判断,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身优势的客观分析,能够点亮希望和勇气之灯;对路径选择的冷静思考,能够看清前进的方向。新型工业化是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的第一方略,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是第一方略的根本和关键。在姚晓东书记的报告中,我们读到关于淮安特色产业体系建设的一个显著改变,那就是明确提出依托现有产业优势,以更加领先的速度,更加聚合的力量,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打造“4+2”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特钢、盐化工、电子信息、食品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高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并进——对特色产业体系结构进行更加科学、更加切合实际的调整,可以看到决策者的务实之风和求变之勇。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方略得当,关键在于推进落实的举措。实现特色优势产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产业集聚、特色彰显”,要落实到几个关键词上。关键词一:项目为王。项目能够成为产业发展的支撑,关键在项目的投量、投速、投效。要重抓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以大投入促大提升。要按照能快则快的原则,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加快投产达效,迅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词二: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是支撑区域经济的顶梁柱,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火车头。要坚持抓大聚小,努力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上下游产业密切配合的特色产业组织形态。一企一策制定扶持政策,红火的时候,助企业乘势而上,发展壮大;天冷的时候,和企业抱团取暖,渡过难关。大力推动本土企业上市,确保淮安主板上市企业“破零”。支持双高型中小企业壮规模、上水平,大力实施小微企业升级培育工程。关键词三: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我市加快发展的主渠道,是当前经济加速突破的重中之重。坚持以招商引项目、育产业,内外资一起抓,以大招商引进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充分发挥我市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节点区位优势,主攻重点区域招商。突出对台招商,创建国家级台资产业转移集聚示范区,深化闽浙沪地区招商,加强珠三角地区招商,提升港澳地区招商,拓展环渤海地区招商,突破欧美日韩招商,强化央企省企版块招商。围绕加快构建富有淮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开展重点产业链招商,在招商中建链、补链、强链。关键词四:平台建设。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产业规划紧密相连,加快特色产业载体建设,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扩量提质、集聚发展,着力培育创建一批全国、全省、全市特色产业基地。加快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企业创新平台,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逐步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知易行难。这四个关键词不是什么新鲜的秘诀,关键的关键,就是谁能真正把举措落到实处,谁能顶住压力体现执行力。落实——健全机制是激发潜能的动力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一个健全完善的保障机制,就激活不了干劲,激发不出潜能。一个好的机制,既是明确各地发展方向和重点的“指挥棒”,也是树立鲜明的发展导向、干事导向、争先导向、用人导向的“风向标”,同时还是鼓士气、加压力的“打气筒”。所以,要把坚持工业强市第一方略落到实处,还需三个“第一”作保障。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真正放在第一。新型工业化是全市的第一方略,是无可退让的“一把手”工程。各级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工业,把工业强市作为“一把手”战略来抓,投入第一精力来抓,优先考虑工业经济的发展。其次,在考核督查上要真正体现第一。要用考实考准“说话”,看项目,有就看,没有就不看,“家底如何”、“发展成绩单怎样”,督查过堂见分晓,让项目多、质量高的县区有光彩,项目少的县区坐不住。要用真奖真罚“说话”,考核紧扣项目的投量、投速、投效,奖惩与干部个人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以及团队利益直接挂钩。第三,在用人导向上真正体现第一。以项目论英雄,以实绩看成败,重用懂工业、会招商、善发展的干部,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位置、有舞台、有荣誉感,对工业发展、招商引资完不成任务的一票否决、换岗换人,特别要让那些浮在水面、不做实事、夸夸其谈的人彻底失去位置。是非经过不知难。工业发展之难,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干部都深有体会。新的目标,新的路径,新的任务,新的机制,让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业战线的同志们肩上压力陡增,重压之下,我们别无选择,惟有做压力下迸发的强者,绝不做被压力压垮的弱者。诚如姚晓东书记在报告中所言,历史的发展如同一本书,每一代人都要书写好本时期的精彩篇章。坚持工业强市第一方略,筑牢淮安科学跨越发展的根基,我们才有能力在历史这本书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坚持工业强市第一方略,全力扩总量、调结构、上水平,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砥砺奋进、跨越赶超;坚持工业强市第一方略,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强劲支撑,我们才有底气使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周总理一生追求的“中华崛起梦”在淮安早日展现现实模样。

vue的响应式原理基本步骤面试题

前端开发框架有哪些

python免费视频